top of page

AI工具係幫「到」忙定幫「倒」忙?研究:96% 高階主管預期AI能提升生產力,但七成員工認爲增加了工作量

已更新:2天前


2023 年可以說是生成式AI元年,兩個月內用戶量就已破億。很多人期望生成式AI能夠爲工作帶來便利,省卻繁複的工序。自由工作者平台 The Upwork Research Institute 訪問了 2,500 位全球 C-suite 高階主管、全職員工,以及美國、英國、澳洲和加拿大的自由工作者,顯示高達 96% 的高階管理層預期AI工具能提升公司的整體生產力和效率。 


然而,理想和現實總有落差。當高階主管對AI滿心期待,甚至認爲AI與公司營運未能有效整合時,員工卻認爲AI反而加重了員工的工作負擔,甚至造成職業倦怠。 



主管高估員工對 AI 的適應能力,未未有提供相關支援 

在過去一年,高階主管對員工提出的更多要求中,要求他們使用AI工具來增加產出的比例高居榜首 (37%)。目前已有 39% 的公司要求員工使用AI工具,另有 46% 的公司鼓勵員工使用這些工具,但沒有強制要求。不過,那些預期AI能夠提升員工生產力的領導者。當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 (26%) 人為他們的員工制定相關的AI訓練計劃。 


調查發現,高達四成的員工認為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對他們的要求過高。很多主管高估了員工對這些新工具的熟悉程度和適應能力 – 事實上,調查顯示雖然 37% 的高管認為員工具有「高度」熟練和適應能力,但實際上只有 17% 的員工展現出這樣的水平。 



使用AI 工具「協助」自己工作,反而增加了工作量 

不少人認爲AI可以協助自己處理一些繁複的工作,而騰出時間做其他的事。不過調查也指出,高達 77% 的員工認爲使用AI工具某程度降低了他們的生產力,並增加了工作量。 


更有超過三成(38%)的員工表示,對於必須在工作中使用AI感到不知所措。他們不知道如何達到老闆期望的生產力提升,甚至要花更多時間學習使用新工具、審閱和修改AI生成的內容。 



新技術帶來的舊問題 

事實上,這並非第一次看到新科技帶來令人失望的生產力結果。人力資本管理學者指出,「生產力悖論」在歷史上一再出現,即技術的進步往往超過勞動力的提升。 


要解決這一困局,企業領導者需要從根本上改變組織人才和工作的方式,而不是單純依賴新技術的引入。同時,他們也應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支持,幫助員工更好地適應和利用AI工具,真正提高工作效率。 


Comments


招聘大專生-banner-jobseeker-v1_HB-banner(500x300)-mobile-cn.jpg
招聘大專生-banner-jobseeker-v1_HB-banner-(884x125)-web-cn.jpg
gettyimages-907066742-2048x2048 拷貝.jpg

搶先掌握職場先機及優惠,就在 hirebrilly!

透過電郵了解更多職場最新資訊及掌握最新趨勢及技巧,助你職涯提升。

按訂閱後代表你已同意接受hirebrilly的使用條款及隱私政策。

Hirebrilly Logo with name

招聘主頁      搜尋工作      刊登招聘廣告      訂閱資訊     最新活動

Copyright © 2025 HireBrilly保留一切權利.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