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暈效應:擺脫第一印象的心理陷阱,減低招聘錯誤
- HireBrilly小編
- 2024年8月1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3天前

在招聘過程中,面試官總是希望作出明智的聘用決定,找到最適合的候選人。然而,要請到合適的人選並非易事。面試官對於應徵者的第一印象,往往會令他們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。
我們對他人的第一印象,會影響我們對其整體的觀感?
心理學家 Edward L. Thorndike 在 1920 年代提出「月暈效應」(Halo Effect),意思是我們依賴片面的資訊以作爲評價他人整體能力的標準 – 當我們見到某個人的一小部分優點 / 良好印象,我們會傾向認爲對方整體都是優秀。
第一印象可能會令面試官請錯人?
心理偏差會令面試官過份依賴自己對應徵者的第一印象,而忽視其他重要的評估因素,從而做出錯誤的聘用決定。例如,如果應徵者與面試官有類近的背景(例如在同一間院校畢業),可能會令面試官對其有非常正面的第一印象,而傾向於認為應徵者具有其他優秀的特質,而忽視其他重要的能力和經驗。
除了學歷,其他因素(例如外貌、工作經驗、或出身背景)也可能讓面試官對應徵者「先入爲主」,影響聘用決策。
同樣,亦因爲見到某個應徵者的某部份缺點,而認爲對方整體表現欠佳。
減低請錯人的機會
如果面試官過於偏重單一特徵,他們可能會忽視其他重要的技能和能力,錯過了那些在其他方面表現優秀的應徵者。而且,獲聘的人選未必適任職位,而導致組織需要重啓招聘流程,或對組織產生負面影響,包括低效率、不合適的團隊成員和錯誤的人力資源配置。
要避免「以偏概全」,面試官可以考慮以下的方法,減低請錯人的機會:
發問更多問題,讓自己得到更多資訊,了解應徵者的能力和經驗;
面試期間適時寫筆記,記錄你認爲重要的資訊及面試後的感想。這樣能避免在面試後,只能回想起自己對個別應徵者的第一印象作爲主要的評價;
邀請同事參加面試,不但能讓評估更爲客觀,透過發問不同面向的問題讓你更應徵者是否合適應徵職位。
Commentaires